微信咨询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15280289839
资讯详情
Information For Details
资讯详情

地坪施工分类



建筑地面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了人类在其上进行活动产生的各种荷载(包括动荷载和静荷载)。当其面层得到增强或改性时,建筑地面则可满足使用者对各种不同功能以及美观的要求,如耐磨、防腐、洁净、防静电等。同时,建筑地面作为建筑物整体结构的一部分,起到支撑和稳定建筑其他部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地面不仅仅指常接触的面层,也包括其下支撑面层的各构造层。因此,建筑地面是一个完整的建筑构造体系。根据《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的规定,建筑地面分为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两大类(见下图)。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由面层、垫层和基层三部分构成,最常见的垫层为混凝土底板,基层则指混凝土底板之下的压实填土等各种均匀密实的基础。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是面层和楼板两部分组成,楼板多为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板。当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找平层、隔离层(或俗称防潮层 ) 和填充层(铺设管道或隔音隔热用) 等其他构造层。



图片2.png

 

底层地面




图片3.png

 

楼层地面


面层是建筑地面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厚度可以从远小于1mm~300mm。设计师对地面的功能和装饰要求都是通过面层来满足的,即对找平层(通常为混凝土)的上表面进行改性或在其上铺设一层与混凝土性能完全不同的面层材料来实现的。

根据《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地面面层可分为整体面层和板块面层两大类。因为本书不涉及板块面层的设计与施工,在这里只简单介绍。板块面层主要包括各类石材、地砖、木地板、PVC和地毯等地面面层铺装材料铺设的地面,其主要特点包括:

(1)铺设后的地面有大量接缝存在。

(2)地面面层的性能与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实质变化(施工不产生化学反应),地坪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地坪材料制造商。

整体面层的主要特点包括:

(1)无缝:即自身不需设缝。设缝主要是下层混凝土找平层的要求,所以设缝应与找平层混凝土设缝的位置一致。

(2)施工对成品质量有重要影响:最终地坪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的工艺流程、人员技能和管理水平。

 

     整体面层的分类是按照材料材质、面层构造和施工工艺共三个维度进行的。整体面层通常以材料分类为主,辅之以构造与工艺的考虑。所以《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将其分为水泥类整体面层和树脂类整体面层两大类。


    一、水泥类整体面层

   混凝土按材料种类划分为:

  (1)专用地面混凝土。

  (2)细石混凝土。

  (3)钢纤维混凝土。

  (4)后张预应力混凝土。

  (5)补偿收缩混凝土。

  (6)水泥基耐磨材料(俗称“金刚砂地坪”)。


图片4.png


  (7)渗透型液体硬化剂(俗称“密封固化剂”)。


图片5.png 



  (8)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

  (9)半干砂浆。

  (10)找平砂浆

  (11)水泥基磨石(新型无机磨石和传统水磨石)。


图片6.png 


  (12)水泥基自流平。


图片7.png 


在以上面层中,水泥基耐磨材料和渗透型液体硬化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JC/T 906-2002)和《渗透型液体硬化剂》(JC/T 2158-2021)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把水泥基耐磨材料和渗透型液体硬化剂归入水泥类整体面层,因为这两种材料不能单独形成独立的面层结构,而是通过渗入或压入混凝土与其产生反应后,改变了混凝土表面一定厚度范围内的性能。这两种材料的使用都离不开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性能,如水灰比、水泥种类与用量、骨料的硬度和掺量、混合材(如粉煤灰、矿粉)的质量和掺量等。

混凝土是重要的整体面层,国内尚无地坪专用混凝土,在此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地坪产业分会组织编制地坪专用混凝土的相关团体标准,这方面也是地坪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之一。

 

  二、树脂类整体面层

  (一)材料划分

  树脂类整体面层按材料划分为:

  (1)环氧树脂

  (2)聚氨酯树脂

  (3)丙烯酸树脂。

  (4)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俗称“MMA树脂”)。

  (5)乙烯基酯树脂。

   每种树脂因不同的固化机理,又分为溶剂型,无溶剂型和水性三类。

  (二)构造划分

树脂类整体面层按构造划分为:

 (1)涂层:俗称“薄涂”或“平涂”,通常厚度为0.15mm~1mm。环氧砂浆薄涂或环氧砂浆平涂是在底涂层与面漆层之间增加了一道或多道环氧树脂砂浆层,厚度一般为1mm~3mm。厚涂(多层)通常由底涂、中涂和面涂三层组成,国内厂家称之为“自流平”,厚度为1mm~3mm的自流平主要指由一道底涂和一道能够自动流平的面层构成(可增加中涂环氧砂浆层)。根据《楼地面建筑构造》(12J304)和《地坪设计参考图集》(T/DFA1-2019)等设计图集中的构造说明,在重型厂房自流平的厚度一般为5mm。

 (2)砂浆:砂的粒径和掺量较大,采用批刮施工或压砂灌浆施工,常做薄涂面层封闭。厚度为4mm~6mm彩砂与上述砂浆类似,只是砂子采用人造或天然彩砂。自流平彩砂工艺目前应用也比较普遍,是材料在出厂之前已经完成树脂涂料体系与彩砂体系的混合,只需现场按比例添加匹配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镘涂自动流平。与压砂灌浆工艺相比,彩砂自流平施工相对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3)有机磨石:主要为环氧磨石。骨料粒径较之砂浆有进一步增大,骨料种类丰富多彩,几乎涵盖所有石材、金属、贝壳、玻璃等。近年来,磨石中也可加入自发光、反光、新型装饰性骨料。磨石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专用分割条分割,可以设计出较多不同图案来表达设计师的思想和创意,再通过研磨抛光获得一定的艺术装饰性和空间美学功能,厚度一般为10mm左右。


图片8.png 


  (4)无机磨石:主要为水泥基磨石,是传统水磨石的升级产品。胶凝材料为水泥,但相比传统水磨石采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而言,新型无机磨石采用了高钡利特特种水泥及早强型硫铝水泥,收缩比更小,强度更高)与有机磨石类似,可以做各种造型花纹,同时相对传统磨石而言分割板块更大,加入各种类型材质的骨料,配合现代研磨抛光工艺,可呈现出视觉冲击力更高的地坪产品,艺术性更强、装饰性更好。


图片9.png 


     对于树脂整体面层来说,构造对性能的影响大多数时候比材料更大。因为不同的厚度和骨料粒径,决定了地面面层适应何种荷载,也决定了其设计寿命。

 

   注:本文内容来源史有明《地坪施工》专业书籍。

 


联系电话:15280289839      微信:zhangln1109      电子邮箱:mst@ptsog.cn

联系地址:厦门市湖里区创新园安岭二路55号力拓大厦1105

版权所有:厦门玛仕特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COPYRIGHT (©) 2021 厦门玛仕特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2021017108号-2

技术支持:厦门市大寻网络

  

厦门玛仕特科技有限公司
资讯详情
Information For Details
资讯详情

地坪施工分类



建筑地面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了人类在其上进行活动产生的各种荷载(包括动荷载和静荷载)。当其面层得到增强或改性时,建筑地面则可满足使用者对各种不同功能以及美观的要求,如耐磨、防腐、洁净、防静电等。同时,建筑地面作为建筑物整体结构的一部分,起到支撑和稳定建筑其他部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地面不仅仅指常接触的面层,也包括其下支撑面层的各构造层。因此,建筑地面是一个完整的建筑构造体系。根据《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的规定,建筑地面分为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两大类(见下图)。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由面层、垫层和基层三部分构成,最常见的垫层为混凝土底板,基层则指混凝土底板之下的压实填土等各种均匀密实的基础。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是面层和楼板两部分组成,楼板多为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板。当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找平层、隔离层(或俗称防潮层 ) 和填充层(铺设管道或隔音隔热用) 等其他构造层。



图片2.png

 

底层地面




图片3.png

 

楼层地面


面层是建筑地面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厚度可以从远小于1mm~300mm。设计师对地面的功能和装饰要求都是通过面层来满足的,即对找平层(通常为混凝土)的上表面进行改性或在其上铺设一层与混凝土性能完全不同的面层材料来实现的。

根据《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地面面层可分为整体面层和板块面层两大类。因为本书不涉及板块面层的设计与施工,在这里只简单介绍。板块面层主要包括各类石材、地砖、木地板、PVC和地毯等地面面层铺装材料铺设的地面,其主要特点包括:

(1)铺设后的地面有大量接缝存在。

(2)地面面层的性能与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实质变化(施工不产生化学反应),地坪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地坪材料制造商。

整体面层的主要特点包括:

(1)无缝:即自身不需设缝。设缝主要是下层混凝土找平层的要求,所以设缝应与找平层混凝土设缝的位置一致。

(2)施工对成品质量有重要影响:最终地坪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的工艺流程、人员技能和管理水平。

 

     整体面层的分类是按照材料材质、面层构造和施工工艺共三个维度进行的。整体面层通常以材料分类为主,辅之以构造与工艺的考虑。所以《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将其分为水泥类整体面层和树脂类整体面层两大类。


    一、水泥类整体面层

   混凝土按材料种类划分为:

  (1)专用地面混凝土。

  (2)细石混凝土。

  (3)钢纤维混凝土。

  (4)后张预应力混凝土。

  (5)补偿收缩混凝土。

  (6)水泥基耐磨材料(俗称“金刚砂地坪”)。


图片4.png


  (7)渗透型液体硬化剂(俗称“密封固化剂”)。


图片5.png 



  (8)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

  (9)半干砂浆。

  (10)找平砂浆

  (11)水泥基磨石(新型无机磨石和传统水磨石)。


图片6.png 


  (12)水泥基自流平。


图片7.png 


在以上面层中,水泥基耐磨材料和渗透型液体硬化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JC/T 906-2002)和《渗透型液体硬化剂》(JC/T 2158-2021)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把水泥基耐磨材料和渗透型液体硬化剂归入水泥类整体面层,因为这两种材料不能单独形成独立的面层结构,而是通过渗入或压入混凝土与其产生反应后,改变了混凝土表面一定厚度范围内的性能。这两种材料的使用都离不开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性能,如水灰比、水泥种类与用量、骨料的硬度和掺量、混合材(如粉煤灰、矿粉)的质量和掺量等。

混凝土是重要的整体面层,国内尚无地坪专用混凝土,在此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地坪产业分会组织编制地坪专用混凝土的相关团体标准,这方面也是地坪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之一。

 

  二、树脂类整体面层

  (一)材料划分

  树脂类整体面层按材料划分为:

  (1)环氧树脂

  (2)聚氨酯树脂

  (3)丙烯酸树脂。

  (4)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俗称“MMA树脂”)。

  (5)乙烯基酯树脂。

   每种树脂因不同的固化机理,又分为溶剂型,无溶剂型和水性三类。

  (二)构造划分

树脂类整体面层按构造划分为:

 (1)涂层:俗称“薄涂”或“平涂”,通常厚度为0.15mm~1mm。环氧砂浆薄涂或环氧砂浆平涂是在底涂层与面漆层之间增加了一道或多道环氧树脂砂浆层,厚度一般为1mm~3mm。厚涂(多层)通常由底涂、中涂和面涂三层组成,国内厂家称之为“自流平”,厚度为1mm~3mm的自流平主要指由一道底涂和一道能够自动流平的面层构成(可增加中涂环氧砂浆层)。根据《楼地面建筑构造》(12J304)和《地坪设计参考图集》(T/DFA1-2019)等设计图集中的构造说明,在重型厂房自流平的厚度一般为5mm。

 (2)砂浆:砂的粒径和掺量较大,采用批刮施工或压砂灌浆施工,常做薄涂面层封闭。厚度为4mm~6mm彩砂与上述砂浆类似,只是砂子采用人造或天然彩砂。自流平彩砂工艺目前应用也比较普遍,是材料在出厂之前已经完成树脂涂料体系与彩砂体系的混合,只需现场按比例添加匹配的固化剂搅拌均匀后镘涂自动流平。与压砂灌浆工艺相比,彩砂自流平施工相对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3)有机磨石:主要为环氧磨石。骨料粒径较之砂浆有进一步增大,骨料种类丰富多彩,几乎涵盖所有石材、金属、贝壳、玻璃等。近年来,磨石中也可加入自发光、反光、新型装饰性骨料。磨石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专用分割条分割,可以设计出较多不同图案来表达设计师的思想和创意,再通过研磨抛光获得一定的艺术装饰性和空间美学功能,厚度一般为10mm左右。


图片8.png 


  (4)无机磨石:主要为水泥基磨石,是传统水磨石的升级产品。胶凝材料为水泥,但相比传统水磨石采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而言,新型无机磨石采用了高钡利特特种水泥及早强型硫铝水泥,收缩比更小,强度更高)与有机磨石类似,可以做各种造型花纹,同时相对传统磨石而言分割板块更大,加入各种类型材质的骨料,配合现代研磨抛光工艺,可呈现出视觉冲击力更高的地坪产品,艺术性更强、装饰性更好。


图片9.png 


     对于树脂整体面层来说,构造对性能的影响大多数时候比材料更大。因为不同的厚度和骨料粒径,决定了地面面层适应何种荷载,也决定了其设计寿命。

 

   注:本文内容来源史有明《地坪施工》专业书籍。

 


联系电话:15280289839    微信:zhangln1109

电子邮箱:mst@ptsog.cn

联系地址:厦门市湖里区创新园安岭二路55号力拓大厦1105

版权所有:厦门玛仕特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COPYRIGHT (©) 2021 厦门玛仕特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2021017108号-2

技术支持:大寻网络